上述方案提出,要培育一批符合國家戰略、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建立上市資源后備庫,新增10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推動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基本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證券化水平。
3/4國企為混合所有制
2020年12月10日,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上海市貫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下一步改革方向和路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前上海已經在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目前已完成久事集團與交運集團等5組10家企業聯合重組;完成17家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系統企業累計實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等81例等。
據上海市國資委介紹,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已基本形成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主的發展格局,混合所有制企業約占企業總戶數75%、資產總額87%、營業收入90%、凈利潤100%。
不僅如此,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中85%的新增投資都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領域。
不難看出,這也與上海近年來重點發展的領域結合密切。
在2020年9月1日召開的上海市屬國企穩增長工作座談會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指出,市屬國企作為上海經濟“四輪驅動”中的一輪,能不能轉得穩、轉得快,關乎經濟發展大局。要在技術創新上下更大功夫,推出更多創新型“硬核”產品及服務,鞏固提升“看家本領”。要在調結構上下更大功夫,推動資源、資產、資本向本市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集聚,持續推動產業高端化。要在市場開拓上下更大功夫,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因而,《方案》要求,國資國企要積極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實現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
細化到具體領域,上海市要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城市等十大創新型領域。開展創新綜合改革試點,構建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十大機制,激發國有企業創新活力。
在保障社會民生方面,上海市國資委強調,國資國企要全面服務上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擔當履行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表率,積極參與舊區改造、租賃住房建設等民心工程,參與本市重點區域和重點工程建設,實現民生改善、環境提質、發展提速。
科創板儲備資源
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在上海國企改革中的融資作用將進一步放大。
一直以來,上市與資產證券化被視為國資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市場人士指出,通過多元化拓展融資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方平臺功能弱化、融資乏力等問題,降低融資成本。
就《方案》來看,上海國資要在2年內實現新增10家左右的目標,目前上海國資儲備的上市資源如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目前已經有2家上海地方國企進入科創板IPO排隊通道,并有多家國資規劃上市計劃。2020年11月19日,上海電氣(601727,股吧)旗下的核心資產之一——上海電氣風電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這是地方國資首單分拆過會的案例。
通過本次分拆,上海電氣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更好地服務高端裝備產業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電氣風電將依托上交所科創板平臺獨立融資,實現主營業務的做大做強。
另一家在科創板排隊的上海地方國資是和輝光電。2020年8月26日,上交所受理了和輝光電的科創板上市申請;9月11日,其科創板IPO項目動態更新為“已詢問”。
和輝光電是100%國有獨資,實控人為上海國資委,三位股東聯和投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上海金聯分別持股75.12%、20.88%、4%。
和輝光電專注于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是行業內最早實現AMOLED面板量產的境內廠商。但面板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最新財務數據顯示,和輝光電仍然處于連年虧損狀態。
和輝光電表示,同行業公司多為境內外上市公司,擁有較強的融資能力,相比而言,公司目前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不利于解決公司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登陸資本市場對和輝光電來說尤為重要。
在作為科創板IPO重要來源的新三板上,也有多家上海國資掛牌。比如瑞紐機械,是一家自主研發制造鐵路及核電專業設備的生產廠;向明軸承,主營軸承制造、機械加工;還有主營氣象儀器和環保儀器的長望科技等。
此外,上海證監局公布的上市輔導備案信息顯示,SMG旗下數字視覺科技公司——上?;镁S數碼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進行上市輔導工作,準備開啟上市進程。
擬全面完成“僵尸企業”處置
除了推動科創板上市,《方案》還提出,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實施“二次混改”。鼓勵暫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充分競爭領域企業,適時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化員工持股試點,支持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集團經營管理團隊和核心員工參與員工持股。
為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上海市還擬推動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基本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證券化水平等。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全市地方國有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87家,總市值2.77萬億元,國有股市值超過1萬億元;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企業占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總量的2/3。
上市企業高占比的情況下,如何在促進國企改革發展的同時提高公司發展質量?
《方案》提出建立企業集團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績效水平分析評價機制。此外,還將統籌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調整。比如,打造精干高效的集團總部;功能保障類企業建立渠道暢通、平衡發展的投融資體制和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和“僵尸企業”處置,開展企業管理層級收縮等。